赛酷体育新闻
光伏行业赛酷体育产业政策简介
赛酷体育赛酷体育产业政策一直被某些“经济学家所质疑”,但却实实在在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合理的产业政策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赛酷体育,而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即以光伏为例介绍产业政策的意义,兼谈对2017版领跑者计划技术指标的看法。
光伏产业起初借由欧美的需求发展并带来成本的快速下降,企业主要是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补贴和税收、用地方面的优惠,以及出口带来的退税。在欧美涌现出贸易保护主义苗头,而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国家优最初的金太阳工程对光伏安装进行补贴过渡到对光伏发电进行补贴,2011年开始实行1.15元的统一标杆上网电价,从此国内光伏电站建设进入快车道。而随着组件与系统端的技术进步,国家也适时对地面电站的标杆电价进行了下调,并实行针对不同光照资源区的电价。在保障投资企业8~10%收益率的前提下降低补贴的压力,同时给企业施加压力,促进其快速实现评价上网。
分布式光伏电站由于离电力负荷中心近,不存在远距离输电的成本以及消纳困难,一直以来也是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但因为单体安装容量小而难以获得投资者青睐,发展远不及预期,因此2017年未对分布式光伏0.42元/度的国家补贴进行下调,促使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得以兴起。
可是由于应用市场的迅速扩大与较高的行业平均收益率,一方面电站投资与EPC公司倾向于采用行业中既有的设计方案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因此能源局在2015年6月25日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落后产能的淘汰,带动我国光伏行业的整体产业升级。
2015年的领跑者计划主要对光伏组件效率进行约束赛酷体育,多晶组件效率不得低于16.5%,单晶组件效率不得低于17%。须知2014年,国内光伏电站已极少采用单晶组件,投资者与设计院已习惯性采用多晶组件,国家此时的政策政策鼓励高效产品,让单多晶组件同场竞技,因为注意到了单晶组件成本的快速降低,主要源于单晶硅片切割过程中对金刚线的使用使其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单多晶组件的成本已十分接近光伏。另一方面,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优质的土地已越来越少,投资者已开始利用从前不会考虑的山地与农业用地,使用高效组件可以降低用地与施工成本,并为行业的持续发展节约珍贵的土地或屋顶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领跑者并没有实行统一的效率标准,而是区别对待,为多晶留下发展通道,不排除其在增效与降本方面迎头赶上的可能。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到,单晶组件的确以其效率与成本的均衡优势在2015年领跑者项目中获得了接近60%的占有率,P-PERC技术以及N-PERT技术也借由领跑者计划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单晶P-PERC技术藉此以其极高的效率提升与成本潜力得到上下游企业的共同认可。
2016年6月推出的领跑者计划沿用了单晶组件17%,多晶组件16.5%的效率要求;进而增加了鼓励性指标:组件效率高于指标0.5%以上,采用前沿技术并且安装容量在50MW以上都可以或者评标加分;引入了竞价上网机制。时隔一年,多晶路线在降本方面未有起色,虽然将多晶切片采用金刚线切割后必要的配套技术——黑硅技术包装为先进技术,多晶硅片金刚线切割技术的应用仍极为缓慢。实际上黑硅也难称先进技术,提升组件功率不足5W(相比PERC技术对单晶的15W功率提升),且十多年前日本京瓷就已应用。另一方面,多晶对PERC的应用也不甚积极(因其增效有限赛酷体育,而首年衰减也难以维持在2.5%以下),因此代表性企业开始布局单晶,或自行生产(协鑫、晶科),或采取合作方式(天合)。
于是我们看到多晶放弃追赶,热衷于鼓吹“单晶众跑”,自己如何失落。但实际上却是领跑者招投标中的单晶组件功率为290/295W,基本采用了P-PERC技术。只有当单晶PERC组件产能供应不上时才会考虑多晶光伏。而领跑者也打开了通往高效技术的窗口,N型单晶的PERT技术、HIT技术以及半片、叠片的封装技术都开始在各种会议赛酷体育、会展中出现。
多晶企业在言与行上始终处于分裂的状态,一方面晶科宣布到2015年底,其平均效率高达20.13%的新技术高效多晶电池线实现量产,并由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PVT)权威标定;天合光能多晶组件在15年4月、16年10月分别创下19.14%与19.86%的世界纪录,另一方面效率达到285W(18.4%组件效率)的的多晶组件却在市场上难得一见,代表性企业希望2017年的领跑者多晶指标停留在275W或280W。领跑者项目已检验出了单晶PERC技术这块线年初出现了双面发电的PERC组件,背面电池效率~17%,视地面反射情况预计最多可多发25%的电力)赛酷体育,其后自当赏罚分明,鼓励先进快速壮大,而非等待后进提高,将后进同学与竞争隔离保护起来。落实而言,多晶使用了黑硅+PERC技术后,功率与衰减都与常规单晶组件相当,亟需让他们同场竞技,让市场去断定孰优孰劣(投资者对多晶PERC技术并非技术上的怀疑不认可),如果隔离竞争很可能最终培养了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先行者台湾多晶PERC的近两年的发展受限已当令人警醒,单晶组件成本与常规多晶组件相当,多晶PERC组件相较常规多晶组件成本明显提升,因此相同功率下自然不具有竞争力。一些企业已经用脚投票了:知名多晶PERC组件生产企业德国Solarworld与台湾新日光先后宣布将停产多晶组件,因此2017年的领跑者标准的指标,还需规则制定者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