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ku酷游新能源汽车续航再次引发争议自燃事件为何频频发生值得反思

2023-02-24 03:35:5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随着这两年的大力补贴,在路上跑的汽车十辆里有五六辆是新能源汽车。原本是为环境、为经济做的一件好事,但司机们逐渐发现这和当初宣传的不一样。

  关于续航问题,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痛点。最近深圳一家名为iGO出行的分时租赁公司与比亚迪腾势新能源车因为电池续航问题的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新闻受到了社会极高的关注度。

  据了解,IGO公司创始人吴建明发文称,比亚迪店大欺客,对其销售的1033辆腾势新能源电动车因为出现电池故障无法正常运营,公司在多次给比亚迪发函后比亚迪均不理会,令iGO出行大量车辆闲置停运,造成损失总额高达6亿元之多。

  比亚迪作为汽车大厂,其电池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续航问题也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国内新能源车的官方续航与实际续航存在打折已经是行业共识,平常续航打七折,冬天续航打五折也已经是常态。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续航打折这个只是小问题,大部分人也只是用来代步,但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这可是要了命了。

  国内有很多城市已经宣布,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汽车。同时,像滴滴、高德、一喂顺风车等主流出行平台也限制了车型的选择。不得已,司机只能去购买或者租赁新能源汽车,但买新车成本太高,大部分司机选择租赁公司,但如果运气不好租到了大公司淘汰下来的公里数较高的旧车,这些车拿回去以后因为电池衰减太多,司机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充电路上,根本不能全身心接单。

  ku酷游

  除了续航问题,持续不断的新能源车自燃问题也挑动着司机们的神经。短短一个月内,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自燃的事件就高达四五起,当然在全国的新能源汽车基数下,这个数字也不算很大,但是持续的新闻曝光还是让司机感到不安。

  以上问题如果尚不关注,那运单价降低可就是实实在在地抢网约车司机的钱袋子了。很多细心的司机会发现,自从网约车开始使用新能源车后,很多平台的运价水平也开始逐渐下调,从原来的2-3元/公里到现在1.5元/公里,如果还要加上平台的高额抽佣,那基本没赚钱。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网约车行业是不是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消化库存的“坟地”?

  以上的内容终归还是猜测,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与安全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妥善解决,可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就到此为止了吧。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