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ku酷游官网入口欧盟提案引爆国内光伏行业是否影响出口?

2023-03-21 02:41:5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ku酷游手机版3月16日,欧盟官网正式发布了绿色工业计划的两大基石《净零工业法》和《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从提案来看,两大立法主要目的是确保欧盟绿色工业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

  在提案中欧盟设定了一个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光伏和电池等关键绿色工业的本土产能提高到40%。同时还计划到2030年,实现5000万吨碳捕获的目标。

  《净零工业法案》提案提出, 到2030年,欧盟计划每年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供应、40%的关键原材料加工、15%的关键原材料回收来自欧盟本土。

  此外,上述提案设定, 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不应超过65%,高于65%的国家的相关产品将在投标评定中被降级,且该产品的采购商将更难获得政府补贴。

  此消息一出, A股光伏板块曾上演集体大跳水,其中德业股份、晶澳科技10cm跌停,爱旭股份下跌7.91%、东方日升下跌7.67%,晶科能源下跌6.8%,阳光电源跌6.19%,TCL中环、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昱能科技等多股跌超5%。有分析认为是受到即 将公布的《净零工业法 案》提案的利空影响。

  此提案发布后,多数人认为,这给以欧洲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光伏出口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欧洲市场一直依赖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欧洲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高度依赖性不降反升。

  2022年我国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品出口总额连续突破三个“百亿”关口,达到512.5亿美元,较2021年的284亿美元大涨超80%。

  据市场信息公司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共计出口154.8GW的光伏组件,较2021年增长74%。出口额412亿美元,同比增长65.3%。

  其中,超过一半的光伏产品出口欧洲地区。2022年,中国向欧洲出口光伏组件86.6GW,同比增长112%,欧洲已成为中国光伏组件产品最大的出口地。

  同时,欧美国光伏装机需求大涨的同时,各国也在积极推动光伏制造业的本土化。

  除了《净零工业法案》提案外,在去年年底,欧盟委员会正式成立了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用于推动对欧盟太阳能制造业的投资。

  欧盟内部市场官员表示,目前欧盟在光伏制造方面几乎完全依赖中国, 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80%的太阳能光伏制造能力,在多晶硅和硅锭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很快达到近95%。

  除了近年来光伏出海迅速扩张,光伏公司走出国门,海外建厂,布局全球市场已建立优势。目前,已有三家公司在美国建厂。

  3月14日,隆基绿能宣布将与美国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合作,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5GW光伏组件厂。

  此前,2023年1月,晶澳太阳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租赁土地,计划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在美首座工厂。

  同时,早在2018年,晶科能源就已经推进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市设立一家400MW的光伏组件组装厂。

  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组件行业前三大公司所在份额(CR3)约为45%,其中First Solar、隆基绿能、晶科能源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23%、11%、11%。

  “欧盟出台这个政策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限制中国,而是对标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如果欧盟不这么做,他们本土企业的建厂、包括制造的产能都‘跑’去其他国家了,所以出台政策的根本目的可以理解为保住本土制造不被‘抢’走。”一位光伏业内资深人士告知。

  谈及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影响,上述光伏资深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法案对于中国相关光伏企业的影响至少没有盘面上反应那么大,两三年内应该不会对中国企业造成实质性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欧盟需要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也需要中国的光伏产品。”

  他认为,《净零工业法案》目前还处于草案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立法,等走完立法的流程至少还要再等一年。在这期间,欧盟内部还需对法案内容进行探讨。比如,法国希望把核电纳入,而其他欧盟国家认为仅光伏、风电属于绿色电力,所以欧盟内部目前对法案的内容还是存在着争议。此外,从法案最终落地,到欧盟把光伏产能培育起来,个人认为至少还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去欧洲去建厂。按照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的情况,(美国)不会对母公司的注册地进行溯源调查。也就是说,相关企业如果在欧洲或者东南亚有工厂(产能),也是可以规避《净零工业法案》内关于某一国家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份额不得超过65%的限制内容。”上述光伏资深业内人士补充道。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