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ku酷游在线中国光伏成为欧盟绕不过去的话题
地缘政治一旦用在经济上,就会产生非常不堪的效应。在电脑芯片和社交媒体平台霸权战之余,光伏系统正在成为新的热点。眼下的局面是,欧洲急需中国的光伏产品支持,而美国正在大肆没收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系统,并希望与欧洲形成共识。
欧洲实实在在面临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价格问题。眼下的欧洲电价平均上涨两至三倍(笔者生活的维也纳上涨了2.5倍)。长远看来,欧洲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必须通过大面积并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的方式来取代。
中国将欧洲视为“中国产品最重要的销售市场”。2022年的前8个月,中国光伏组件供应商向欧洲出口了8.7吉瓦的太阳能电池板。然而,美国对欧洲的影响显然有效。在来自中国的组件供应量正急速环比增长的关头,欧盟委员会开始讨论起禁止进口使用强迫劳动制造的产品问题,并于2022年9月中旬宣布了一项欧共体禁令提案。
这个欧共体禁令提案,适用于所有产品,即在欧盟 (EU) 制造的供国内消费和出口的产品,以及进口商品。在进行清关时,它将授权欧盟海关当局在边境识别和阻止此类产品。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其2022年国情咨文中,还表达了欧盟对包括光伏系统在内的各种原材料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的担忧,并强调要使供应多样化,加强与智利、墨西哥、新西兰等国的合作,并推进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等重要伙伴的谈判。
业内人士观察到,在欧共体禁令提案生效之前,欧洲开发商和分销商一直在囤积便宜的中国面板,并将之堆放在仓库里。市场有它自己的存活机制。从中国采购的大量光伏组件,若能即时安装,将解决大批担心能源价格上涨的政策制定者和消费者。
但眼下,欧洲光伏系统有个问题正浮出水面,即安装活动的频繁和无序。因市场需求激增,对光伏系统的安装比预期多得多。SolarPower Europe 最近发文,表示虽然欧洲对光伏加储能和热泵的需求非常高,但行业劳动力严重短缺;此外,电池和热泵也奇缺。
2012年,欧盟曾效仿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板征收反倾销关税,理由是中国光伏电池板受到不公平补贴,损害了欧盟国内产业。但低成本太阳能是实现化石燃料转型的关键。有学术界人士关注到,中国进口的竞争对欧洲企业在光伏技术企业层面具有创新影响:进口竞争压力越大的公司,其创新成果就更多,这是种健康的竞争,其实长远来看,并不损害欧洲国内产业。但在中美贸易战之后的最近几年里,欧洲创新存量较高的公司越发颓废,不那么创新了。
中国竞争对欧洲光伏行业的创新推动,理应引发欧洲对中美贸易战存在理由的严肃质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ku酷游官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