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7月国内太阳能光伏热门新闻ku酷游点评

2023-03-09 04:11:3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大地震让日本的光伏来自业受到重大打击,致使部分订单流向中国,当日本光伏重新复苏,过分依赖进口的中国光伏企业在未来势必会再次受创。当务之急,光伏企业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扩产上,不如大力发展新技术的研发。毕竟,光伏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得技术者得天下。

  通知中对于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使用寿命、质保期都做了详细规定。特别是要求晶体硅组件衰减率在2年内不高于2%,25年内不高于20%。非晶硅薄膜组件衰减率在2年内不高于4%,25年内不高于20%。对于生产企业资质,要求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具有三年以上相关产品独立生产、供应和售后服务的能力等等。

  虽然,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绝大部分是用于出口,但若只满足于出口的光伏产业,是存在风险和一定的发展限制性的。况且,我国近几年来也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产品在国内的应用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增强监管和行业标准,从长远来看是绝对有利的。

  ku酷游在线

  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了为进一步扩大国内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通知显示,采用晶体硅组件的示范项目补助标准为9元/瓦,采用非晶硅薄膜组件的为8元/瓦。

  点评:通知通过设置门槛的方式,有助于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增强项目主体的自主性。此次通知还传递出明显信号,要求项目建设必须考虑到长期运行,并首次在金太阳工程实施中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此次金太阳工程目标直指扩大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今年上半年以来,受欧洲补贴政策影响,光伏生产企业库存积压,加之去年扩建的产能释放,国际多晶硅价格一路下降至6月的50-60美元/千克。以致于有舆论称多晶硅产业告别暴利时代。光伏产品价格走低有利于扩大国内太阳能光伏市场,而市场的扩大又会反过来促进光伏产品成本进一步下降。

  其次,太阳能光伏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断加大,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为进一步扩大国内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与2010年出台的金太阳工程光伏组件实行集中招标不同,此次通知明确项目采用的关键设备(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蓄电池)由实施单位自主采购。但是对工程中设备制造商设置了门槛。

  点评: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政府此次整顿太阳能电池产业,有可能会暂时降低中国太阳能制造商的产量与产业规模,放缓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研发的速度,但此举可能提升中国太阳能行业在全球竞争能力,凭借成本优势从西方竞争对手那里快速夺得市场份额。中国政府此次实施的质量整治的对象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销售的低端制造商。因为眼下中国的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已经达到美国和欧盟标准,早在数年前已经面向海外市场销售了。加强国内的监管力度和监管标准,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整体素质。

  点评:条件细则公布后,引起了多晶硅业界的广泛讨论,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条件门槛高。尽管条件要求严格,但四川省内的多晶硅龙头企业基本都进行了首批申报。包括新光硅业在内几家多晶硅龙头企业也积极进行了申报申请。

  本次多晶硅准入证的标准是十分苛刻的,如果严格按照准入条件对多晶硅企业实行准入制,可能只有少数多晶硅企业能够通过审批。这将让资金、人力等资源不可避免地向技术领先、成本较低的大型企业倾斜,带来多晶硅行业的整合淘汰。而准入申报的正式启动,则意味着多晶硅行业整合已经开始提速。国内的多晶硅企业由于之前的行业要求不规范,造成多数企业技术水平较低的局面,而本次的“凭证入场”将会加快光伏行业的行业整合,促使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虽然一些中小型企业在本次竞争中将会被淘汰,但对我国整个光伏行业来说,将会鼓励先进、淘汰落后以及提升技术、促进节能减排,是十分有必要的。

  13家光伏企业在刚刚闭幕的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上满载而归,揽下了共计650兆瓦的意向订单,总价值约为56余亿元

  点评:二季度的光伏跳水让多数企业叫苦连连,而6月以来的利好行情又让国内光伏企业找回了信心。本次光伏展上温州企业的满载而归,无疑是光伏回暖的前兆。但回暖在即,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前国内企业的市场模式是否能够适应国际大环境,是否能够应对国际市场的危机重重。

  再者,光伏低谷即将过去,行业回暖在即。温州光伏企业在本次慕尼黑光伏展上满载而归,13家光伏企业揽下了共计650兆瓦的意向订单,总价值约为56余亿元。

  尽管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的规模目前在全球已高居首位,但仍存在着不少瑕疵。为此,中国政府将着手调查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的质量标准,并对清洁能源制造商近乎失控的增长加以监管。这则消息还称,中国政府正对某些清洁能源行业的质量标准进行整治。有迹象表明,太阳能电池板行业缺乏一整套针对光伏组件(即电池板)的国内认证方案。

  首先,我国的光伏产业标准在不断完善,中国将对我国光伏市场进行整治,加强监管力度,明确监管标准。并对清洁能源制造商近乎失控的增长加以监管。筹备已久的多晶硅行业准入申报在6月28日正式开始,四川光伏企业争抢首批多晶硅准入证,本次准入条件较为苛刻,将会加快整个多晶硅行业的整合。

  筹备已久的多晶硅行业准入申报在6月28日正式开始。7月15日截止后,符合条件的企业就将统一报送工信部。准入条件规定,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规模大于1000吨/年。多晶硅企业还必须采用符合准入条件要求的先进工艺技术和产污强度小、节能环保的工艺设备以及安全设施,主要工段、设备参数应能实现连续流程在线月国内太阳能光伏热门新闻点评

  太阳能光伏行业在经历了连续几个月的寒冬后,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6月中下旬以来,无论是上游多晶硅价格,还是中下游的硅片和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在平稳着陆后也有了小幅度的回升。这也基本符合之前业内人士对于光伏产业拐点已至,回升在即的预测。本次的回升也预示着三季度反弹在即。

  本次反弹,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各国政府方面明确态度,相继出台了利好政策,先是德国取消太阳能补贴削减政策,再是澳大利亚碳税政策的出台,无不增强光伏企业的信心。另一方面,前段时间的跳水,主要因为光伏企业方面库存压力过大,致使企业间打起了价格战。而今价格逐步接近成本,市场方面自动消化部分库存,企业压力减小。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