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止跌企稳!光伏近期ku酷游手机版都有哪些变化?
今日大盘情绪依旧高涨,盘中突破 3300 点,最终收 3306.52 点,涨 0.49%。板块里,去年以来光伏板块在复苏预期的连续发酵下迎来一波行情,在短暂突破 3348 点后大幅回撤。国内经济正在恢复,光伏装机需求的强现实仍然支撑着基本面,本周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反映了,当前硅料价格企稳,目前阶段产业链博弈接近尾声,打消了市场担忧。等待 2、3 月份央企有序招标的同时,外围市场也迎来利好,今年光伏整体装机情况预计会偏乐观。
春节以来,硅料价格上演了一波 反攻 ,飙涨至 25 万元 / 吨附近,相比节前均价涨了近 40%。虽然春节前夕价格止不住地狂跌,其中有一定的情绪带崩,很多业内人士预期今年硅料价格不会超过 20 万元 / 吨,节后走势却砰砰打脸。
产业链博弈不光要考虑供给因素,阶段性的库存紧缺也会拉动原材料需求,节后下游硅片、电池等环节正在缓慢复工,备库需求让自己面对上游硅料龙头企业时处于弱势,最终硅料价格快速回补。此时提高价格,还有助于提升去年剩下的存货价值,这样年底的报表利润会更好看一些。
受到硅料价格传到影响,下游硅片和组件环节的成交价格也纷纷上涨。可以看出虽然降价趋势明确,但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依然有比较高的议价能力,只不过随着产能大量释放,这种定价权会逐渐减弱。
不过这种不平衡的局面丝毫没有影响巨头们扩产的计划,今年纷纷加码硅料、硅片项目,以巩固市场份额。根据银河证券统计,2022 年底硅料产能已达 120 万吨 / 年,2023 年底产能或超 240 万吨 / 年,已明显超出全球需求量,预计硅料价格整体趋势仍将缓慢下行,价格区间约 150-200 元 /kg。
直到近期,随着硅料企业开始对外出货,市场缺货程度得到了一定缓解。硅料价格也逐渐企稳,并且随着 2、3 月份央企地面电站陆续招标,供应和出货量都会加大,价格还是有一定回落的可能,也宣告了本轮产业链博弈的正式结束。
近期央企组件集采的消息也开始放出。20 号中国电建公布了 2023 年度光伏组件集中采购项目入围公示,预计采购总量为 26GW。整个项目分成三个包件,25GW 给了 P 型大尺寸电池,1GW 给了 N 型电池,有许多布局 N 型电池的公司同时入围了三个包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才宣布进军组件环节的通威股份,这次也和组件巨头们站在了一起。
通威做组件有显著的成本端优势,而 N 型电池未来会一步步蚕食 P 型的份额,及早地加强终端控制,逐步消化 P 型产能,导入 N 型,是关键一步。股票市场里,通威今天也终于 硬气 了一回,涨幅接近 5%。
近期,印度政府决定将批准的型号和制造商名单 ( ALMM ) 期限放宽两年实施。此前为了鼓励印度本土光伏制造,印度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门列出了这份清单,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光伏组件进口设置非关税壁垒。
从 21 年 3 月公布的第一批产品型号和组件制造商名单以来,最新两批公布的名单中,都没有中国企业。
理由是,印度想要全面实现组件本土化的速度太慢了,以至于完全跟不上装机需求。根据 JMK Research 的一份报告,去年 1 月至 9 月,印度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约 11.2GW,预计到年底将增加至 13.6GW。
2030 年印度计划实现 280GW 的光伏装机容量,而目前只有 60GW。目前最新的 ALMM 清单中的 83 家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总产能不过才 21GW。印度电力部部长预计,如果全面实现本土化,将需要 7 年的时间。
想自己做但没能力,印度去年四月份给中国组件进口加征了 40% 的关税,给电池片加了 25%,引起了一波抢出口的浪潮,之后对印度的出口额就开始大幅减少,去年一季度的组件出口量占了全年总量的 91%。这部分的出口量就达到了 8.1GW,占了印度市场接近 60% 的装机量。
印度光伏市场长期还是一块肥肉。21 年隆基、晶科在印度组件市场分列前二,隆基还计划在印度建造电池和组件工厂。去年年底印度贸易救济总局终止了对中国、越南和泰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次清单延期反映了印度对华组件政策的边际宽松,如果后续出口依旧乏力,印度人没组件用,那么 40% 的关税有可能还会再调整,有望给组件企业减轻政策压力。